铃铃铃 上课铃声响起 在一所县城小学的操场上 一群学生围在体育老师周围 听他讲着红军长征的故事 “长征中 红军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 跋涉过渺无人烟的草原……” 面前的草地上 摆放着栏架、木哑铃、小红旗等道具 “今天这堂课 就让我们重走‘长征路’” 随着老师的指令 绿色的操场成了红军爬过的草地 围栏的障碍被想象成他们翻越的雪山 学生们爬坡、钻洞、跨越障碍 逐渐把自己代入红军长征的情境中 这是一
六月初夏,千年古镇天津杨柳青生机盎然。6月5日,由天津城建大学牵头,联动大中小学师生共200余人参与的“探寻人民城市”主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在杨柳青古镇举行。大中小学四个学段的师生们沉浸式感悟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刻领会“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共同感悟新时代西青区杨柳青古镇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指导下焕新工作的生动画卷。 在杨柳青民俗文化馆,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
“在温州,榕树随处可见!”浙江省温州市广场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单心悦对记者说,“榕树是温州的市树,它不仅外表高大,更有一种坚韧不拔的力量。记得有一次台风来袭,狂风暴雨把许多小树都吹倒了,可榕树却依然挺立。每当遇到困难,我就告诉自己:要像榕树一样坚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川、河流、草木……总会在无形之中塑造着当地人的精神特质。如何让这些地方特色融入思政教育,滋养新一代少年儿童?如何让大中小学思
5月29日上午,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开幕式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盛大启幕。备受瞩目的“运河城市大中小学‘运河思政’一体化联合体”在开幕式上正式成立,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开幕式上,来自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的大中小学师生代表分别带着取自各地具有代表性点位的运河之水齐聚舞台,在充满仪式感的环节中,将运河之水汇聚,象征着运河沿线城市运河精神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与共
在杨浦,校园思政课正生动地教孩子们如何当好“人民城市小主人”。近日,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以下简称“齐一小学”)携手共建“思政一体化联学合作基地”并举行揭牌仪式,在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实践中迈出了创新的一步,少先队的面貌焕发出新活力。 红色基因润童心,“行走课堂”淬品格 舞
5月3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在沈阳市皇姑区宁山路小学未来校区上演。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旅广电局联合主办的“探源中华文明 传承红色基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展示暨增强文化自信大思政课活动在此举行。活动以“舞台展演+情景思政课+互动体验”的创新形式,吸引近200名师生、文博专家及媒体代表参与,成为一堂“破圈”传播的青少年文化自信公开课。 静态展区: 陶艺扎染黏土“活”起来
“同学们看,这就是遵义会议的旧址,当年的煤油灯曾照亮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夜……”昨日,在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庆“六一”艺术展演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成果展活动现场,一场跨越1500公里的“云上思政课”正在娓娓讲述。 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出席并寄语青少年。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治东,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周诚为“东华之星”授予徽章。东华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任晓杰,松江区教育局局长陈小华为
日前,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编制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从谋划转向落实。 教育部新媒体矩阵“走进改革现场——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进行时”栏目,聚焦各地各校以试点小切口带动全局性改革,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的创新实践。今天,一起来看甘肃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注重将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为更好落实文件精神,江西省广昌县教育局教研室将生活引入课堂、实践植入课堂、探究融入课堂,采取玩中学、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赛中学的方式,积极探索“实践课堂”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科学课堂玩中学,点燃学生科学兴趣。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
5月12日,以主题为“智启未来·科教融合”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一零一中学隆重召开。会议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指导,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圣陶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现整理刊发北京一零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熊永昌分享的学校做法,以飨读者。 科学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主渠道。北京一零一中学积极探索纵向贯通、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