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研学课程
研学线路
研学基地
服务机构
基地类别 全部 红色教育 传统文化 劳动实践 自然生态 国情教育 国防科工 河洛文化 黄河文化 丝路运河 博物馆之都
所属县区 全部 涧西区 西工区 洛龙区 老城区 瀍河区 偃师区 伊滨区 宜阳县 伊川县 栾川县 孟津区 新安县 嵩县 洛宁县 汝阳县
基地等级 全部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县级
基地列表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位于隋唐洛阳城遗址,占地面积2864亩,是以隋唐文化及物种多样性展示为主,集牡丹观赏、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一个大型植物公园,目前收集植物种类达600多种,2000多个品种,其中牡丹品种1200多个。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五星级专类公园、洛阳市最佳牡丹观赏园、洛阳市科普教育基地、南京林业大学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河南科技大学和河南林业职业学院的实习基地。  我园的主要职能是植物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植物景观展示和传播植物学知识,为更好发挥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和环境教育基地的作用,园内根据植物分类分别建有千姿牡丹园、野趣水景园、百草园、海棠园梅园等17个专类园区;紧邻洛阳市博物馆、规划展示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汇集于此,是洛阳市文化中心;位于隋唐洛阳城洛南里坊区遗址西南角淳和坊、广利坊、通济坊、固本坊(唐西市)上,目前正在建设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公园,隋唐里坊文化吸引更多的学子;交通便利,多条公交车线路经过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停车方便,三个出入口附近均有大型生态、智能停车场。  自2006年对外开放以来,目前每年接待游客量达到230余万人次,我园主要专类园WIFI全覆盖,全区域监控,安全设施齐备,管理规范,配备有游客服务中心、医务室。我园积极组织植物科普志愿服务队,宣传普及植物知识,举办多期专家带你识牡丹、自然课堂等活动,吸引了市县区各大、中小学生、幼儿园60万余次的人流量,是各学校首选的户外活动场所。  根据学生研学时间特点及景区特色,邀请专业人员设计开发寓学于游、寓学于乐的研学课程,如多姿多彩植物世界、植物的繁殖、常见绿化植物认知、植物园中的声光热等课程以及牡丹团扇的制作、植物种植等研学体验项目。下一步我园设计开发多项体验互动项目:我是小小科学家:配备显微镜,引导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制作植物标本;制作多彩树叶画;种子粘贴画。户外野营体验:在园区选择合适的位置,提供帐篷,培养孩子体能训练;在园区开展寻找国学经典活动;隋唐打卡地点图片集锦。里坊文化培训:培训孩子学习中国传统礼仪,隋唐里坊文化,国学课堂。  我园通过推动研学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之间普及植物知识、传习园艺技术、宣传环境保护,使他们深刻理解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植物在保护环境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对日益严峻的城市环境和生态问题的关注,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隋唐城(地铁站)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课程:2个
省级 自然生态
洛阳龙门博物馆-
  洛阳龙门博物馆于2003年成立,是河南省第一家非国有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AAAAA级社会组织。  洛阳龙门博物馆位于龙门石窟世界遗产文化园区北入口处,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到达,距龙门高铁站及高速口仅十几分钟的车程。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分为四层,具备收藏、展览、研究、保护、教育、研学、旅游服务等功能。  龙门博物馆以丝绸之路为线索,以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河洛文明为主题。藏品包括了自新石器时代一直到现当代的文化艺术品;涵盖陶瓷、砖石、金铜、书画、科技等,门类全,级别高。龙门博物馆同时也留意于民间文化遗产和当代艺术的发现、保护与发扬,征集的民间艺术品如浚县泥咕咕、淮阳泥狗狗、滑县木版年画、灵宝皮影艺术等,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  龙门博物馆设立有社教部和研学部,有一支为研学旅行服务的专业队伍,有14名专门的研学讲师和20名服务人员;设有学术委员会,可以提供专业的学术支持。已经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的研学课程有七种,即金石传拓、茶道——宋代点茶美学、幽栖逸事——花道、香文化、历史的活化石——泥咕咕制作体验、版画创作、清微淡远——古琴体验,配备有研学手册。  研学空间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研学空间10处,最大的独立研学教室能容纳150人。自开馆以来,每年接待游客、旅游及研学团队超30万人次,可满足不同层次的研学要求。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游客和研学实践,龙门博物馆配备有三部电梯、残疾人专用通道、医疗室、会议室、报告厅等。每层设卫生间,洁具干净卫生,厕位充足。有完善的消防、安防设施,有独立的消防控制室和监控室,24小时值班。馆内外安装一百多个摄像头,设有警戒线和警告标志。  为营造特有的文化氛围和创造性地开展研学服务、满足不同的研学需求,龙门博物馆始终践行文化的活态传承,成为国内众多院校、机构的实习、创作、研学基地,成立龙门书院龙门古琴社洛阳美术院龙门国际版画馆,注重在国学教育、古琴、美术、花道等方面的人才培养。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石窟世界遗产文化园区北入口处
课程:2个
市级 传统文化
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是公元7-10世纪丝绸之路东方起点——隋唐洛阳城的郭城正南门和街区遗址。遗址区面积91公顷,主要遗存包括定鼎门门址、城墙遗址、天街遗址、里坊遗址、水系遗址等,是东方农耕文明鼎盛时期的代表性遗存。2014年正式列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始建于隋代(公元605年), 是中国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城门。门址共有3个门道,现存墩台、飞廊、马道、阙台和涵洞等遗存。门址以北为唐代洛阳城的城市轴线干道——天街,宽度约140米。天街东西两侧分布有两处里坊遗址——明教坊、宁人坊。门址南侧发现有唐代路面,存有大量人的脚印、动物蹄印和车辙等遗迹,其中骆驼蹄印与丝绸之路上繁盛的商贸往来具有密切的关联。遗址区内各类遗存分布的组合关系,展现了隋唐时期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中轴线、里坊制、外郭城格局等典型礼制特征,对唐代东亚地区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  定鼎门门址已经建设了大型保护性建筑——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天街和两侧里坊保护展示工程正在实施,未来的定鼎门遗址将成为集保护、传播和游憩为一体的示范性公共文化空间,成为隋唐盛世的城市记忆、绿色海洋中的慢生活空间!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课程:5个
市级 传统文化
洛阳广播电视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洛阳广播电视台成立于2009年11月,现拥有1个融媒体新闻中心、3个广播频率(综合广播、音乐广播、交通广播)、3个电视频道(新闻综合频道、科教频道、文旅频道)、1个公交移动电视等多种宣传平台,单位先后获得金长城传媒奖之中国十大影响力城市电视台国家二类优秀公益广告播出机构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模范职工之家市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殊荣。基地拥有10个研学教室、多媒体互动教室、研学体验交流场地、室外活动场地及学生休息区域等。同时拥有研学餐厅、警务室、医务室、心理咨询室、停车场等完备的研学设施,可同时满足300余名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师资队伍方面:洛阳电视台现有员工561名,其中拥有各类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248人。其中研学导师30人,组织实施各类研学活动30余次,拥有丰富的研学实践经验。  基地课程建设及活动开展:针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的年龄段,研发了最适宜完善的研学课程。通过组织中小学生深入体验电视传媒,熟悉了解洛阳广播电视台发展历程及电视传媒操作流程,培养学生发现思考的能力,明白技术的变革和更新换代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和改变;通过小组方式,有目标地探索电视台内部,在研学导师带领下,直观地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及录制过程,感受电视传媒的魅力;在演播厅内,开展沉浸式小小主播活动,经典课本剧表演,体验一下当电视主播的乐趣,解密电视传媒,展示别样风采;邀请主持人、记者授课,洛阳广播电视台金牌主持人、记者面对面指导,学习新闻采访、口才、写作和短视频摄影技巧等。通过形式多样、活动生动的研学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究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增强人文意识,使其在研学活动中,感受现代电视传媒的魅力,培养创新精神,开阔眼界,增进团结协作和开放合作意识,提高核心素养。课程设置紧扣中小学教学大纲,针对性强,特色突出,点面结合,较好地体现了研学活动行中学、行中思、自发探究、知行合一的特点。  2020年以来,洛阳广播电视台先后组织和接待了市内外30多个研学团队近2000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研学效果。安全保障方面:洛阳广播电视台拥有完善的安全保障设施,健全的安全经营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安全经营检查,把安全经营检查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安全意识,杜绝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设置有专门安全领导小组,制定有日常安全值班制度、安全巡查和报告制度,人身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安全等多种安全保障制度,并一直常抓不懈,自成立以来未发生过安全事故,可有效保障研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中小学生的研学安全。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文博路与隋唐城路交叉路口往东约200米
课程:7个
市级 国情教育
九洲池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九洲池是隋唐洛阳城内重要的皇家池苑,荟萃了唐宋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出典范。自古是公主,皇子们学习游玩的场所;始建于隋,唐宋沿用。九洲池因似东海的九洲而得名,占地139250 平方米,池水向紫微城辐射,园内水网密布、殿台楼阁点缀其间,其景美不胜收。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唐宫路街道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
课程:2个
市级 传统文化
卓安农场神农本草研学园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卓安农场截止目前共投资1500余万元,购置各种大型机械20余部,新打270米深井3眼,铺设各种地埋管道4万余米,实现了旱能浇、涝可排,耕、种、收全部机械化。2019年公司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利润160多万元。  在公司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机会200余个,培训当地农民800余人次,开展技术讲座20余场次,带动6位农民工返乡创业。极大的调动了周边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获得了广大农户的好评,实现了公司与农户双盈利的大好局面。同时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呈现了良好的社会连锁效应。2015年9月被洛阳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6年国家商标局批准了卓安农场注册商标;公司生产的小米、葡萄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2017年连续获得省、市草莓协会评比金奖。2018年获得河南省守信用重合同企业称号;2019年公司创办人获得洛阳市十佳新型农民称号。  2021年,将进一步明确目标,撸起袖子,激发干劲,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一是进一步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从绿化、亮化、美化入手,扩建大门,增加雕塑和儿童游园,提升硬件设施,打造研学实践活动国情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吸引更多的人来园区休闲娱乐;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民培训,利用公司优势,扩大谷子种植面积,壮大绿色产业,发展休闲农业,服务大众创业,建好创新平台,把生态全方位融入产业升级的各个方面,做好美丽经济,推进农旅、文旅整合发展;三是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小米深加工产业链,叫响卓安农场品牌,从而安排更多的农民就近就业,带动当地种植业的发展,同时按照循环农业的发展规划要求,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观光农业,使公司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2017年,公司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担当社会责任,配合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增长知识,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特引进专业课程研发团队,着手研发社会实践课程。  研发团队认真分析园区特点优势,结合中小学生课本知识及中小学生心理特点,紧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设立课程目标,就粮食与人口、粮食与经济、粮食与军事等方面,设计研发出了《五谷》系列研学课程,就弘扬传统中医药设计出《神农本草》系列研学课程,研学课程目标明确,定位精准,课程实验阶段就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教育部门的认可。此系列课程不同年龄段设定不同学习目标,结合相关学科内容,设计大量动手体验项目,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知识,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大量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对学生们在了解我国基本国情,我国传统中医文化等方面的培养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公司聘请高素质人才,成立专业研学导师队伍。目前拥有研学导师10名,其中研究生学历2名,本科学历6名,大专学历1名。经过专业的研学培训,部分导师取得国家人社部、教育部相关资质。优秀的研学导师团队是保障研发课程圆满实施的首要条件。  为了保证课程的有效落地,实现研学实践目标,公司专门设置可接待100人的教室,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园区设置标识牌,配置专业的医疗室等,强有力的硬件设施是保障研学活动的必要条件。  2018年,公司正式接待研学团队,先后接待小学生8200人次,初中生6000人次,得到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认可与赞誉。同时,为了将研学活动进一步推进,公司 还推出 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对贫困学生、福利院儿童、留守儿童实行减免优惠政策,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随着对国家研学政策的进一步学习,我们发现公司的课程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公司的设施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并可将周边的相关资源整合,孟津周边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又有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非常适合开发出多种研学课程。我们相信,凭借我们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凭借我们优质的农业资源,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公司领导、员工上下努力下,2021年,我们的研学基地一定会能更大的发展,成为当地最知名,最具代表性的实践类研学基地。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卓安农场
课程:4个
市级 劳动实践
洛阳兄弟连国防军事教育主题营地-
洛阳兄弟连国防军事教育主题营地是以军事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教育活动场所,占地面积99亩,总投资1000余万元,于2014年6月1日建成并投入运营;紧临南兆域东汉帝陵保护区,大谷关位于营地南八公里,历史底蕴深厚,三国时期知名的三英战吕布的真实故事发生于此;营地内环境优美,配套服务设施齐全,保障设备安全可靠,建有标准的营房式学员宿舍和军营食堂,完备的冷热水、空调设备,可容纳600人同时进行学习、会议、训练等,营地内住宿可同时满足168人同时食宿;距离洛阳市区20公里,交通便利。营地分为军史展览区、战术对抗区、综合训练区、航空科创区、安全救援区、水上运动区,营房生活区等七大板块,拥有高空、中空、地上,水上、攀爬、攀岩、丛林及军事八项等八大设施;功能分区为:室外活动场地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500平方米,拥有独立宿舍4250平方米,床位416床。教室、活动室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师生洗浴用的浴池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餐厅面积500平方米,一次性容纳400人就餐。大型军事武器模型包含(歼十五舰载机模型、96主战坦克模型、火箭模型、双管高射机枪等),建设有航模无人机培训和通航直升机培训等专业场地。目前在职人员30人,专业师资20名,管理人员6人,后勤工作人员4人。是一支师德高尚,既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又具有艰苦创业、勇于奉献精神的队伍。营地内整洁卫生,配套服务设施齐全,保障设备安全可靠。(一)军史展览区营地建设铭记历史、爱国拥军的国防教育主题展览,制作30套爱国主义教育图文展示,通过文字图片、影、音、像、讲解等宣传教育手段,提升中小学生的爱国热情。(二)战术对抗区建设50╳75mCQB巷战、80╳70m山地战、 25╳45mCCTV国防军事频道战术对抗联赛指定竞赛场地,总计可同时容纳200人同时对抗,能开展遭遇战、斩首行动、警匪战、孤胆英雄、间谍战等多种作战任务。(三)综合训练场综合训练场,建成有400米障碍、手榴弹投掷、足球场、340米环形跑道等设施,周边配套有高空拓展训练六面体、攀岩墙、场地素质拓展、趣味运动挑战等活动场地。亲子趣味运动项目:撕名牌、毛毛虫竞赛、协力竞走、拔河、罗马格斗、大力士、无敌战车、夺宝奇兵、滚铁环等。适合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四)航空科创区营地内设有无人机教室和模拟操控系统,无人机知识普及宣传、航模手工制作、无人机实操训练,融科技和竞技为一体,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为一体,趣味、娱乐和实用为一体,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航模-大国防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未来科技人才。(五)安全救援区洛阳(豫西)是中国紧急救援河南基地启动的第二个基地落户洛阳兄弟连营地,贝尔407救援直升机隶属于中国紧急救援河南基地,主要承担公共事件,比如重大车祸、自然灾害等的救援;第二类为危急重病人的转运。常年常态化开展培训,也可作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参观目的地。(六)水上运动区项目包含:网红桥、扎筏泅渡、步步高升、铁索桥等水上项目,可开展多种多样的水上活动项目,来锻炼中小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七)营房生活区拥有独立宿舍4250平方米,标准间和8人间床位共计416床,餐厅一次性容纳400人就餐。标间住宿正在施工改造。洛阳兄弟连国防军事教育主题营地先后被授予洛阳市未成年人校外拓展训练基地、洛阳市第八届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十佳单位、洛阳市最具旅游品牌价值单位、伊滨区中小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洛阳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洛阳市研学旅行示范基地、洛阳市优秀研学旅行基地、洛阳市体育产业示范单位、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国防军事教育基地、河南省野战运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营地具备教育功能、体验功能、素质拓展功能、国防教育展览、周边民俗文化参观、学习等优越条件,是具备综合性服务、凝聚、教育广大未成年人的活动平台,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课外实践课堂,是体验式培训的活动营地。营地与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和洛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专业教官80%为退伍军人,师资力量及后勤保障力量雄厚,已经成为周边县市区各层次、各类别群体进行国防教育、体验军事(军营)文化、开展亲子活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春秋游、冬夏令营、团队拓展培训和好友聚会的首选之地。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绿景路
课程:2个
市级 国防科工
洛阳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有限公司-
  洛阳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目前馆内开设有六大专题陈列展览,展出文物上至石器时代,下至北宋,体现出完整的河洛文明发展的脉络。近年来,洛阳博物馆在研学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致力于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目前馆内开设有历史教室博知乐园,专用于各类研学活动的开展。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洛阳博物馆
课程:4个
国家级 传统文化
洛阳龙门海洋馆-
  洛阳龙门海洋馆成立于2005年10月,位于洛阳市洛龙区龙门大道南段,是一家集观赏性、科普性、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大型海洋公园;全馆建筑面积一万余平方米,设有8个主题展区,分别淡水鱼区、热带雨林区、自然学堂、红树林生态区、海狮馆、珊瑚礁鱼类展示区、海底隧道、海洋剧场;共展示各类淡水、海洋生物300余种、3万余尾。  苹果树自然学堂创立于2016年4月,是以洛阳龙门海洋馆为依托建设的全国首家开放式儿童博物教育平台。为儿童及家庭提供启发性的博物学教育课程,为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等单位提供丰富的研学课程和研学教育场地。  自然学堂由博物学、教育学、心里学等多学科专家、教授以博物学业和研学旅行为基础,以鸟类、鱼类、两栖类,昆虫、哺乳动物、植物六大物种为主题分设22个研学体验教室;专为各个年级阶段的学生设计了科普类,实践类,体验类,拓展类,观摩类等多种研学课程体系;通过观察、实验、体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们在这里启蒙生态意识,构建起理解大自然奥秘的知识体系,全方位的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课程设计理念基于博物学教育理论,以博物学为脉络,结合自然教育和环境教育的经验,以青少年儿童学习、家庭亲子教育、学生研学旅行、成人休闲旅游为主要目标,开展包含博物学思维训练、博物认识探索、研学旅行、博物化生活等为内容的教育活动。  自然学堂教育方式是以自然观察、亲身体验、引导探索、游戏互动为核心,以播撒自然的种子为路径,倡导新博物学教育;课程内容注重遵循自然、回归自然、融入自然,通过视、听、闻、触等感官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一美妙,让孩子在认识、体验、探究自然过程中,重建与自然的联结,构建生态意识,激发热爱自然的兴趣,学会尊重、爱护和保护大自然。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洛阳龙门海洋馆
课程:1个
市级 自然生态
洛阳白云山景区-
  白云山(Baiyun Mountain):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  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98.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自然博物馆。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顶海拔2216米,为白云山第一峰,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处之一。  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据调查,有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自然博物馆。境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顶海拔2216米,为白云山第一峰,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处之一。有以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鸡角尖、千尺崖为代表的险峰奇石景观;以万亩原始林、唐代银杏林、野生牡丹园、高山杜鹃园、红桦林、白桦林、箭竹林为代表的森林景观;以黑龙潭、黄龙井、珍珠潭、青龙瀑布、白龙瀑布、九龙瀑布为代表的瀑潭景观。 以白云洞、青蛇洞、锣鼓洞、洞天栈道、仙人桥为代表的洞窟景观;以乌曼寺、云岩寺、玉皇阁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云海日出、盛夏避暑、金秋红叶为代表的物候景观。整个景区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鸟、兽为一体,雄、险、奇、幽、美、妙交相生辉,形成各具特色的白云峰、玉皇顶、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成为中原地区集观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实习、寻古探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被誉为人间仙境、中原名山。  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8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被社会推荐为河南省十佳景区好去处第三名。 经过10年开发建设,公园初步形成吃、住、行、游、娱、购配套旅游服务体系,筹建10大宾馆,完善道路及服务设施,建成玉皇顶高山滑道,形成万人日接待能力。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白河镇洛阳白云山景区
课程:5个
省级 自然生态
申请入驻平台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是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活动场所

平台课协助基地建立健全研学旅行服务,挖掘研学基地资源,进行基地建设规划和指导,研发特色研学课程,开展研学旅行导师培训。

推荐基地 更多基地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河南省 洛阳市

栾川竹海野生动物园

河南省 洛阳市

应天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河南省 洛阳市

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河南省 洛阳市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河南省 洛阳市

洛阳广播电视台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河南省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