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市以体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以身心健康为突破口,促进“五育”融合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这是对国家教育政策的积极落实,值得关注借鉴。教育部部署的2024年教育工作重点任务中强调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具体如何践行,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开足开齐开好体育课,扎实落实“五育”融合。 首先,各地要认真领悟并积极践行党和国家对体育工作的要求。例如,《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
5月12日,以主题为“智启未来·科教融合”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一零一中学隆重召开。会议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指导,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圣陶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现整理刊发北京一零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熊永昌分享的学校做法,以飨读者。 科学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主渠道。北京一零一中学积极探索纵向贯通、横
5月12日,以主题为“智启未来·科教融合”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一零一中学隆重召开。会议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指导,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圣陶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现整理刊发北京一零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熊永昌分享的学校做法,以飨读者。 科学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主渠道。北京一零一中学积极探索纵向贯通、横
乡情作为民族精神和物质实践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江浙地区有着悠远的耕读文化传统。笔者执教的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冯家小学地处海曙区奉化江西岸冯家村,自然环境优越,是一所赓续乡土传统的百年老校。这里地域特征鲜明,农耕底蕴深厚,劳动资源丰富;周边工厂林立,勤工务农氛围高涨,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组织学生参与广泛的跨学科实践提供了便利。 一、搭建渗透式乡土实践
“快看!钠的明线光谱出来了!” 当晨光透过用矿泉水瓶改装的“入射狭缝”时,一声欢呼响彻湖南师大附中博才梅溪湖中学的校园。一群学生正在用聚氯乙烯管与光栅片组装成的简易光谱仪“捕捉”彩虹。这是他们连续第三天早晨来这里尝试了,终于在课间操前观察到了清晰的吸收光谱,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份快乐就是他们最好的科学课“成绩单”。 在教育部实施科学素养培育“沃土计划”的背景下,湖南师大附中博才梅溪湖中学探索出一条
又一年火热的5月,又一场“小科星创意征集赛”,让一所拥有1200多名学生的小学校再次热闹起来……从创意征集单发放,到“十大创意奖”评出,这一场全校总动员,人人参与、个个创意的科学活动,已经持续了40多年。 这所始创于1930年的渔村子弟学校(原名福州市义洲小学,后更名为福州市台江第六中心小学,简称“台六小”),坐落在福建省福州市白马河畔夺锦标弄46号,20世纪70年代末便秉持“人人是创造之人”的信
山东省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是一所有着77年悠久历史的窗口学校。近年来,学校通过“大美育”实践,探索出一条将中华美育精神融入学校美育工作的创新路径。如今的东门大街小学,彰显出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东门师生的蝶变与成长,皆是一个个追寻美的故事。 构建“仁·立美” “大美育”内容体系 构建“适美”课程体系。学校秉持“五育”融合的理念,构建“三层次五领域”“适美”课程体系。以圆锥体为课程结构模型,将立德树人
劳动教育已正式成为中小学必修课,但在部分学校,其被边缘化、流于形式等现象并不少见。 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出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好的劳动教育,不是课表上可有可无的课程,不是打卡、摆拍,而是让学生们真正挽起袖子、俯下身子参与的实践。 有的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并未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甚至认为“开
陶行知曾言,“只有在小孩子身上,施以一种科学教育,培养他们科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科学上的天才……便不难使中国立刻科学化”。今天,我们应该给学生怎样的科学教育?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用三节课给出回答。 自然观察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启蒙 了解自然,观察自然,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习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是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面向未来的重要课题。 自然笔记课程、二十四节气课程、太湖湿地植物研究课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文昌实验小学坚持“生活即教育,劳动出真知”的育人理念,针对当前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构建了“家庭基础+学校主导+社会支持”的协同机制,探索出一条劳动教育新路径。 构建劳动教育协同机制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发现低年级劳动教育存在“学校重视,家庭忽视,社会无视”的现象,低年级部分学生劳动经历匮乏。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此外社区劳动资源尚未与学校劳动教育有效衔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