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简称“一体化建设”)蕴含着鲜明的育人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改革逻辑,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堵点。 堵点一: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对为什么要进行一体化建设,个别思政课教师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各自守好一段渠就行了,一体化建设是多此一举”,对一体化建设重视不够,行动还不够自觉。 堵点二:目标不明、路子不清。对建设什么样的一体化、怎样进行一体化建设、达成什么目标,部分思政
洛阳市教育局营造良好的立德树人氛围,进一步完善德育课程建设,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不断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构建全方位立德树人新格局。 一、德育美育协同发展,完善德育课程“全链条” 抓牢思政引领。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展示活动等,打造洛阳特色思政育人品牌,积极探索“非约定式”德育教育。 打造特色育人品牌。开齐开足书法课,建立覆盖全市的书法教研体系。立足城市文化底蕴,突出优秀文化传承,围绕中华传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第四小学以“快乐农场”为核心阵地,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不仅让学生在田间地头收获了作物,更在实践中汲取了成长的养分。 空间再造 校园成为劳动教育立体课堂 学校将教学楼顶的闲置区域改造成“快乐农场”,打造了一个集种植、观察、实践、展示于一体的劳动教育综合体。200平方米的空中农场细分为五大功能区:蔬菜种植区按季节轮种白菜、萝卜、西红柿等12种常见作物,花卉区种植向日葵、雏菊等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劳动教育一度被边缘化。山东省胶州市云溪实验学校携手马店中学、向阳小学等学校成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项目组,历经15年不懈探索,逐步构建起“全环境劳动育人模式”。 这一模式借助“三位一体”的资源协同机制、“三阶课程”的深度融合设计以及“多元评价”的系统推进,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劳动教育生态链,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技能训练向劳动价值观整体塑造的教育跃升,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提供了来自基
为深入摸清洛阳市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现状,精准分析工作中的难点堵点,9月22日,洛阳市涧西区政协组织教育界别委员会客厅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专题调研研讨活动。市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马惠敏、副主任孙聪颖,涧西区政协副主席蒋矩刚应邀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东升第二初级中学、东升第二小学、东方第二初级中学等3所学校开展实地走访。通过现场察看、听取汇报、交流问询等方式,详细了解各学校在校家社协同育人
思政一体化的本质如何把握?杨贤江“全人生指导理论”如何与思政一体化融合?日前,一场以“立德·赋能·成长”为主题的思政引领力与学生成长研讨活动在宁波慈溪市拉开帷幕,该市校家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组织教师代表围绕提升思政引领力、创新学生成长指导实践展开深入讨论。 近年来,慈溪市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立足思政一体化的育人逻辑,依据不同阶段学生认知特点设计实践主题。慈溪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国庆表示,当地以教育家
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面对教育现代化转型的时代命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实践生态系统,既是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传统教育智慧的创造性转化,更是对“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实践性回应。从共生理论视角审视,研学实践本质上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生态系统,其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多元主体
指导学生插秧 9月17日,珠海市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新闻发布会在珠海新闻发布厅举行。本次发布会旨在展示珠海市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成果,让广大群众更加深入了解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情况,营造全社会同频共振、协同发力的良好育人氛围。 珠海市教育局副局长谢芳、珠海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李中原、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张瑞珊、香洲区副区长陈继彬出席发布会并介绍相关情况。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朱清发主持。 政府统筹
近年来,研学旅游已成为教育与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2024年发布的《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培育研学旅游专门人才”“支持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开设研学旅游相关专业和设置相关课程,培养研学旅游项目开发、产品设计和活动管理专门人才”。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提出:研学旅游发展中“人”是最大的动能,也是最大的瓶颈;如果说
9月19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联合行业高校院系、能源企业、地方共建单位、中小学校等三十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地蕴厚德·学脉铸魂”协同育人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并同期举办立德树人院系综合机制改革试点交流研讨会。 交流研讨会深入探讨协同育人联盟运行机制及立德树人综合改革核心问题,会议共同讨论、审议通过了《“地蕴厚德·学脉铸魂”协同育人联盟建设方案(讨论稿)》,各单位代表一致同意成立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