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使用家用垃圾桶时“解放双脚”?在广东实验中学,学生江浩源和同学在劳动课堂上,对一个个普通家用垃圾桶施行“外科手术”。他们发现,改造后的家用垃圾桶时常“不听使唤”,于是一起查找原因。 江浩源和同学改良接口设计,更换接头,完成了垃圾桶的升级改造。他们通过安装语音感应、远程红外感应等装置,让普通家用垃圾桶变身为智能垃圾桶。 近年来,广东实验中学积极创新实践,深度挖掘高中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学校注重
在乡村振兴与教育数字化转型双重战略背景下,乡村美育如何突破资源瓶颈,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育人,让美育真正扎根乡土、滋养生命?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光明小学用15年实践,落实“自然—传统—数智”三维协同的美育生态发展路径,强调在完整真实的环境中培育儿童的审美感知力、文化认同感与生活创造力,为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美育体系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范式。 取法自然:在天地课堂中培育生命觉知 “美者,甘也。”《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基础性、人文性学科,小学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元素,是融合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探讨通过跨学科融合方式,将劳动教育有机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小学阶段劳动教育常态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和劳动能力。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
9月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有关情况。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周大旺会上介绍,目前,一至九年级均已开设了科学课,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的总课时占比已经增至8%-10%,独立设置了信息科技、劳动课程。 周大旺介绍,教育部持续推动中小学校加强科学教育,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养,努力培育具有科学家潜质、愿意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教育部主要从
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是新时代加强并改进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而红色文化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丰富的思政育人潜力与价值,能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政治信仰、培育奋斗精神提供重要指引。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引导学生以实地观摩、情境体验、互动参与等方式激发情感共鸣、强化责任担当,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以红色研学教
今天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分列式 45个方(梯)队 完整介绍来了 一起来领略 中国排面和中国力量—— 空中护旗梯队:护卫党旗、国旗、军旗 拉开阅兵分列式帷幕 空中护旗梯队3日上午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拉开了阅兵分列式帷幕。 空中护旗梯队由45架直升机组成。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各悬挂在1架直-20
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公益节目2025年《开学第一课》将于9月1日20点档播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节目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通过数字化场景再现、沉浸式讲述、实景课堂等多种呈现方式,生动讲述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4年浴血奋战,全体中华儿女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付出
近年来,不断扩大的研学市场规模,催生了“研学旅行指导师”“课程设计师”等新职业。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3名受访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4%的受访青年关注过研学领域的创业就业。实用技能培训(62.0%)、生态教育(44.4%)、科技研学(44.0%)是受访青年认为最具就业吸引力的研学细分领域。75.6%的受访青年认为实用技能培训类研学会是下一个就业创业的风口。 实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湘佳永兴学校创办于2021年,是当地规模较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与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规范化管理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特色,坚持“五育”并举。自2022年起,学校积极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致力于破解“缺条件、缺师资、缺课程、缺评价、不均衡”五大美育困境,通过推广手风琴艺术教育,携手乡村学校共建美育共同体。2023年,学校成功申报首届湖南省基础教育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成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力支撑。作为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小学科学教学具有跨学科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特点,因此推动人工智能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机融合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人工智能不仅能够丰富小学科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育人场景,更赋予了小学科学教学新的活力。山东省菏泽市丹阳办事处何楼小学基于人工智能视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