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颁布,目的在于回应新时代的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需要通过思政课程教学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成为有良好品德的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积极探索小学思政课程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在小学思政课堂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一、学科素养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校家社需要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发挥其启智润心、以美育人的功能,以艺术教育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审美趣味和社交能力,并将其与数字教育深度结合,为孩子打开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 艺术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在信息时代和数字时代,儿童青少年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不同的艺术领域,发掘自己的艺术爱好。父母和教师可以努力做孩子艺术追求之路上的同
科学思维能力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点,也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深远影响。进阶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理念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采用进阶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模型建构能力作为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科学概念、解决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进阶学习方式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有序的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与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都确定了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工作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哪些要求?将带来哪些影响?如何贯彻落实?记者就此
洛阳市教育局 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洛阳市文物局 关于开展研学实践教育精品和 特色课程征集活动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市属各学校,各有关单位: 为充分挖掘我市研学资源优势,研发具有洛阳特色的研学课程体系,扎实推进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课程精品化和特色化发展,洛阳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市文物局决定在全市联合开展研学实践教育精品和特色课程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各级教育部门、大中小
劳动实践项目是丰富学生劳动经验、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当前,各地学校普遍重视开发全面系统、丰富多样的劳动项目清单,但是,对于清单中的具体劳动实践项目设计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素养发展,许多学校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导致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存在简单化、形式化、虚表化现象。为此,可以从杜威关于“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的经验必须体现交互性和连续性”的观念出发,思考
80多年前 山河破碎,家国危亡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是谁 在民族最危险的时候 发出最后的吼声 是谁 用血肉之躯 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从赵一曼的绝笔信 到新安旅行团的少年足迹 从地道战中的军民同心 到百团大战的历史壮举 每一个抗战故事 都是一颗火种 照亮民族觉醒的道路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增强协同育人共识,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推动我市高质量建设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锚定一年有突破、三年见成效、五年成体系的目标,到2024年底,市直学校家长学
2024年11月1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科学技术部、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国务院妇儿工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中国科协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跟小编一起来看↓↓↓ 《方案》提出,“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
如何在使用家用垃圾桶时“解放双脚”?在广东实验中学,学生江浩源和同学在劳动课堂上,对一个个普通家用垃圾桶施行“外科手术”。他们发现,改造后的家用垃圾桶时常“不听使唤”,于是一起查找原因。 江浩源和同学改良接口设计,更换接头,完成了垃圾桶的升级改造。他们通过安装语音感应、远程红外感应等装置,让普通家用垃圾桶变身为智能垃圾桶。 近年来,广东实验中学积极创新实践,深度挖掘高中劳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学校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