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摸清洛阳市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现状,精准分析工作中的难点堵点,9月22日,洛阳市涧西区政协组织教育界别委员会客厅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专题调研研讨活动。市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马惠敏、副主任孙聪颖,涧西区政协副主席蒋矩刚应邀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东升第二初级中学、东升第二小学、东方第二初级中学等3所学校开展实地走访。通过现场察看、听取汇报、交流问询等方式,详细了解各学校在校家社协同育人
思政一体化的本质如何把握?杨贤江“全人生指导理论”如何与思政一体化融合?日前,一场以“立德·赋能·成长”为主题的思政引领力与学生成长研讨活动在宁波慈溪市拉开帷幕,该市校家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组织教师代表围绕提升思政引领力、创新学生成长指导实践展开深入讨论。 近年来,慈溪市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立足思政一体化的育人逻辑,依据不同阶段学生认知特点设计实践主题。慈溪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国庆表示,当地以教育家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并向各省级宣传、农业农村、教育、文化和旅游、广电、文联、作协等部门发出通知,要求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全文如下。 “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 (2025-2027年) 为更好发挥文艺助力乡村全
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面对教育现代化转型的时代命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实践生态系统,既是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传统教育智慧的创造性转化,更是对“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实践性回应。从共生理论视角审视,研学实践本质上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生态系统,其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多元主体
指导学生插秧 9月17日,珠海市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新闻发布会在珠海新闻发布厅举行。本次发布会旨在展示珠海市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成果,让广大群众更加深入了解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情况,营造全社会同频共振、协同发力的良好育人氛围。 珠海市教育局副局长谢芳、珠海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李中原、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张瑞珊、香洲区副区长陈继彬出席发布会并介绍相关情况。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朱清发主持。 政府统筹
关于2025年度河南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优质课评选结果的公示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度河南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的通知》(教办体卫艺〔2025〕96号)要求,经各省辖市、各学校审核推荐,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现场评选,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示(见附件)。 自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评选结果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提交。单位提出异议的
近年来,研学旅游已成为教育与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2024年发布的《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培育研学旅游专门人才”“支持有条件的职业学校开设研学旅游相关专业和设置相关课程,培养研学旅游项目开发、产品设计和活动管理专门人才”。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提出:研学旅游发展中“人”是最大的动能,也是最大的瓶颈;如果说
9月19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联合行业高校院系、能源企业、地方共建单位、中小学校等三十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地蕴厚德·学脉铸魂”协同育人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并同期举办立德树人院系综合机制改革试点交流研讨会。 交流研讨会深入探讨协同育人联盟运行机制及立德树人综合改革核心问题,会议共同讨论、审议通过了《“地蕴厚德·学脉铸魂”协同育人联盟建设方案(讨论稿)》,各单位代表一致同意成立并加入
在2024年市北区中小学研学课程优秀案例评选中,青岛市北区实验小学打造的海洋文化类研学课程《拥抱海洋,蔚蓝“童”行》凭借鲜明的地域特色、系统的课程设计与丰富的实践成果,成功获评优秀案例,以海洋之“亮蓝”为学校“雅正”德育品牌注入全新活力,为学生成长底色增添别样光彩。 作为与海为邻的海滨城市,青岛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文化资源。市北区实验小学立足这一优势,开发《拥抱海洋,蔚蓝“童”行》研学课程,旨在深入
创建校家社协同育人目标的路上,这个学校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一起来看!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第二小学校秉承“崇德立心、启智育人”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依托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三德’养心、‘三全育人’:城区小学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确立了“育大德养红心、育公德养仁心、育私德养善心”的校家社协同育人目标,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