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已正式成为中小学必修课,但在部分学校,其被边缘化、流于形式等现象并不少见。 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出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好的劳动教育,不是课表上可有可无的课程,不是打卡、摆拍,而是让学生们真正挽起袖子、俯下身子参与的实践。 有的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并未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甚至认为“开
春暖花开,正是踏青赏春的好时节。近日,湖南某中学的春游视频引发网民点赞。视频中,八年级的学生自带食材,就地用砖块垒起简易的灶台,开始生火做饭,做饭过程相当娴熟,时不时还能熟练地颠锅,引来现场“哇”声一片。眼下,背着锅碗瓢盆去春游,已经成为春日里郊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生全程自主进行生火、切菜、掌勺等,沉浸式体验劳动的乐趣与成就感。 好的劳动教育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为何一场春游活动会受到学生的青
城区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常常面临劳动教育资源不足、劳动场地受限等问题。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是—所城区学校,校园面积仅29亩,学生达到2100余人。为了满足学生的劳动实践需求,学校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高度重视劳动教育资源的利用和挖掘,拓宽劳动教育路径,充分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 校园环境建设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校园环境建设涉及校园绿化、环境清洁、设施维护等
新时代劳动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发挥新时代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如何让学生热爱劳动?济南市燕柳小学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核心要义,以项目化课程推进劳动教育,结合学校资源优势,围绕劳动教育的价值旨归,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深度项目融合:凸显劳动教育时代新特点 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学校精准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和价值,把“项目化学习”作为驱动学生深度参与、
小学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马克思认为“教育会产生劳动能力”,我国现代教育也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小学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能力之间的联系 教育教学从片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素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