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与教育部办公厅日前联合印发通知,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部署开展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工作,推动革命文物资源深度融入思政教育体系。 一起来看详情内容。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
为了扎实做好学校暑假研学工作,近日,济南一些学校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总体安排,经过田野调查发现许多抗战遗存。这些散落民间的抗战遗存,作为承载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历史见证物,记录着抗击侵略的感人事迹与宏大历史图景,无疑是学校暑假研学的一笔宝贵财富,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极其难得的鲜活教材。 抗战遗存一般是指中华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留下的具有历史、文化
7月9日,东方神韵红色研学馆全国首馆在洛阳理思实验学校开馆,该研学馆是在中国国家画院与中华诗词学会的悉心指导与全力支持下,历时四年,精心打造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的前沿阵地。 东方神韵主作品,是当代中国文化领域一项独一无二的创举,也是落实总书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话精神的代表力作,在中国国家画院与中华诗词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历时4年创作时间,它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勇和
博物馆里的思政课,需要在学习中开展丰富多元的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发现“潜值”,打开“五卡博物行”的过程性评价 家庭金卡、党建红卡、研学黄卡、实践绿卡、科技蓝卡组成博物馆“五卡通”,我们以“五卡”研学体系为核心,串联博物馆与思政教育,将革命精神、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实践,把每一次的经历记录在“五卡博物行”中,让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扎根于新时代学生的心中。 家庭纪念金卡。以家庭为单元的博物
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近年来,红色研学旅行“热”力十足,被视为行走的思政课,“金课”迭出。学生一路看、一路听,在观察与思考中感受红色精神力量的冲击,于思想深处激起层层波澜。 红色研学旅行具有鲜明的优势和特点。一是吸引力强,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研学旅行相比,红色研学让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激发他们关注与探索的欲望;二是真实度高,红色研学的最大特点是在翔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上,还原历史情境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红色研学作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时代使命,更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实践平台。 近年来,大中小学红色研学如火如荼开展,各级各类学校通过课程整合与红色实践相结合方式,在青少年价值观塑造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在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上
六月初夏,千年古镇天津杨柳青生机盎然。6月5日,由天津城建大学牵头,联动大中小学师生共200余人参与的“探寻人民城市”主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在杨柳青古镇举行。大中小学四个学段的师生们沉浸式感悟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刻领会“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共同感悟新时代西青区杨柳青古镇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指导下焕新工作的生动画卷。 在杨柳青民俗文化馆,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
日前,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编制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从谋划转向落实。 教育部新媒体矩阵“走进改革现场——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进行时”栏目,聚焦各地各校以试点小切口带动全局性改革,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的创新实践。今天,一起来看甘肃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普通高中思政课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承上启下,其课程实施的要求和方式有别于其它学段,其考试评价的要求和方式也区别于同学段的职业高中。普通高中思政课教学承担着铸魂育人和服务升学的双重任务,在普通高中学生学业负担相对较重的情况下,思政课教学既要能让学生学得进、考得出,又要能让学生真的信、真想做、带得走,需要坚持学生立场,在“有意思”上下功夫。 一、学生心目中的“有意思”思政课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多年来,小学思政课的教学评价一直面临难点。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小学思政课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该目标的评价难度较大、实践经验较少,因此导致对小学思政课的评价往往更多停留在知识层面。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对教与学的评价统一以课程目标为导向,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评一致性是提升小学思政课实效的关键。当前,小学思政课教学应该如何落实教学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