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实效性直接关系青少年价值观塑造和国家长远发展。内生动力是个体行为的内在引擎,学生自主性、胜任感和关联感的满足程度直接影响思政教育成效。因此,思政课要以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为核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学生的意义世界和生命实践,使他们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激活学生作为价值建构主体的内在动力系统,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借助自我决定理论视角,可以从三个方
又是一年暑期到,研学旅行的热潮再度涌动。作为连接校内外、融通知与行的“行走课堂”,研学旅行不仅是带孩子走出校门、在实践中学习,更是孩子认识世界、为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的重要经历。在做项目选择时,家长及学生需要回归研学旅行的初心——它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普通旅游,而是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于一体的校外教育活动。其本质,是化育;其核心,是让孩子在广阔天地间,经历一场向真向善向美的生命体验,以“行”实现生命广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全面部署。本期“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大家谈”,邀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与河南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张学文一起,围绕“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旅强省”这一话题进行交流。 张学文:近年来,国家多次强调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其打造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您认为,河南文旅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7月27日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在推进农文旅融合,提出因地制宜打造“美食名村”、“美食名镇”,开发农事体验、手工制作、科普研学等项目,带动道地食材销售。 一起来看具体内容。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
在人工智能时代,各种新兴智能技术更新迭代,既推动了产业变革,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推动了教育发展与变革。中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劳动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不仅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引发了劳动教育方式和内容的变化。是以,积极探索中小学劳动教育创新发展路径,对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念、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推动劳动教育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丰富劳动教育教学
劳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淮安市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淮师一附小”)近十年来聚焦“劳动”进行一次次实践探索,助推学校劳动教育实现一次次跨越式发展。淮师一附小经历了“关注劳动技能,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2015—2017年),“聚焦劳动能力,以主题班会引导劳动教育”(2018—2021年),“指向劳动素养,不断构建螺旋式劳动课程”(2022年至今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与教育部办公厅日前联合印发通知,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部署开展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工作,推动革命文物资源深度融入思政教育体系。 一起来看详情内容。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
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围绕释放需求、扩大供给、引爆市场、优化环境、强化保障等五大维度推出17条硬核举措,剑指中原文旅消费新蓝海。 在扩大优质文旅供给方面,《措施》提出,丰富多元供给。创新发展研学旅游,推动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有序发展,鼓励具备研学旅游资源的各类单位提供优质资源,丰富研学旅游供给,推出一批优质研学旅游营地和课程。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正在深刻重塑知识供给模式和教学研究范式。面对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资源整合、实践场域创设、评价体系构建等,可以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注重选择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手工劳动内容”“将劳动内容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联系,让劳动教育成为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渠道”。 在沂蒙大地上,传统文化如羲之翰墨般悠远、沂蒙小调般悠扬、柳编技艺般柔韧,成为劳动教育的生动教材。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临沂市敏锐捕捉地域文化特质,将传统文化融入劳动教育,将非